close

結束了精彩的期中報告之後,老師和助教經過了幾番難以抉擇的討論,決定增額頒發五個獎項,分別鼓勵兩個小組與三組代表,勉勵同學們的團結合作與出色領導的表現。然而,由於獎項終究有限,難免有不少遺珠之憾,期許同學們的行動方案有所成果,這應該才是對同學們來說最大的收穫。

在期中計畫的階段,不少小組都選擇了家務分工為主題,主題的重複性大容易落入窠臼,但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是同學們在這堂性別課程中最為關注的主題----家庭。因此本週主題延續著同學們所關注的家庭來到公私領域的交界處,關於家庭內的規則----家庭公約。

即使是親密如家人,日常生活難免也會產生爭執,如同學們提到的,大如生活習慣、家事分工、金錢觀、小孩教育、衛生、飲食,小如電視頻道都會產生問題,而面對爭執時,以往同學們或許只能選擇妥協,也或許在經過一番「民主」討論後依然由特定一方妥協,但即使在私領域當中,無可諱言權力關係依然存在,為什麼小孩子一定要聽父母的?為什麼全家都要聽爸爸的?

孔子說「小杖則受,大杖則逃。」即使在傳統儒家公私領域模糊的狀況下,依然強調親子關係要視情況而變,而今日子女的意志與權利越受尊重,想必不少同學的父母親也更願意採取溝通、說服的方式,而非全然憑藉權威的命令吧?但是口說無憑,即使以往民間社會傾向「法不入家門」,但同學們既接受公民教育,也更能接受雙方共識達成協議的家庭公約吧?

本次課堂的最後,老師讓同學們練習了「溝通」,讓同學們模擬針對一個問題如何達成家庭公約的過程,希望透過這樣的練習,未來同學們在各自的家庭中,也能對父母、兄弟姊妹、配偶、子女保持著開放的態度,共同擬定彼此尊重的家庭公約。(佩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