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這是明新科技大學吳芸嫻老師「性別、文化與關懷」課程部落格
歡迎參觀指教
修課同學如欲留言參與討論請署名「學號+性別」

目前分類:TA手札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是最後一天同學們上台報告的日子,宣告學期已屆尾聲。

本次報告的四個小組中,以校園路標為主題的小組,展現了很完整的計畫,從校園徒步探勘開始挖掘問題,接著透過問卷的量化調查反應校內學生的集體意見,還很細心地加強調查對象中一年級的比重,最後將調查結果與學校總務組長進行討論,儘管校方以優先進行其他重大工程為由,且正面地聲稱校內學生更可藉此培養互助精神,但同學們展現出很好的團隊合作精神,也嘗試研擬出可行的改善方案,期待未來的學弟妹將可因此獲益不少。

以家事為主題的小組,展現方式不同於其他類似主題的小組,雖然真正著手進行家務分工調整的組員不多,但卻透過詳細的影像解說,企圖傳達母親在從事家務的過程中,複雜而專業的知識與技術,同學們聽到這次分享,應該也更能理解作家事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吧!

以職場的性別分工為主題的小組,報告了針對校內學生進行問卷與深度訪談的結果,提出了很好的問題與計畫。可惜的是,原先在討論這項計畫時,同學們也是基於自身職場經驗的不平等而有所發想,但在結果呈現上,卻粗淺地詮釋為沒有不平等狀況存在。助教必須讚揚組員與同事、老闆溝通而改善自身勞動條件的行動力,但是對於職場上主觀認知與客觀條件的平等與否,仍有待同學們對調查結果的深入挖掘。要知道明顯的不平等已經不是主要的問題,看似平等的不平等才是最難以解決的。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最後一次與同學一同身處這個教室,我清楚這堂課希望帶給同學什麼樣的視野,但是我不清楚這堂課是否真能為各位同學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而這個問題也不是我所能回答的,終究要回歸到各位身上。都到最後一堂課了,各位有學到什麼嗎?

連續三週由同學成為這堂課的講解者,報告由小組發想、實踐的關懷方案。從這一路走來,親自見到各位的報告從各種想法到實際層面的執行,乃至於上台報告。其中有些組一開始就選定了可以容易執行的方式,有些組別一開始有著不錯的發想,卻到最後發現不容易執行。什麼東西比較容易執行?恐怕是從自己身邊的人、事、物下手;那最後改弦易轍的組別又曾經面臨什麼困難?大概就是面臨到要改變組織團體,或是他人概念的時候,這種時候就會發現實踐往往是最困難的。也就是這次關懷方案為我帶來兩種思考的方式,一者是從自己身邊改變起通常是最為有效的;另一者則是組織、概念的轉變絕非一時半刻有成效,平時我們不容易感覺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多工複雜的社會中,但是透過這次方案,各位同學就會發現,我們覺得很容易改變的東西,在一個組織裡往往要透過許多人與機構的運作,才得以達成。因此,如何讓各位同學的權力不睡著的,也僅有靠著各位的努力監督。

    這堂課程雖名為性別與文化,但希望帶給各位的不僅是家庭成員、男女關係的思考,還希望各位能夠從性別角度出發,擴及其他社會面向。這堂課已到尾聲,各位同學,你/妳有學到什麼嗎?(俐茹)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經過了上個禮拜五個小組的搶先報告,這個禮拜報告的四個小組應該都有更充足的準備了,助教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些感想。

本週首先登場的依然是報告家務的小組,這組報告較特別的地方是,參考資料收集相當完善,呈現出臺灣社會目前女性從事勞動與家務的整體情況,可惜比較不曉得同學們實際參與的家務質量如何,但是從同學們的甘苦談中可以發現同學們多少有些體認了。

由這個報告延伸出來的提問是,同學們是否贊成家務有給制,這也成為本週作業題目,助教已就同學答題內容給予回應,在此僅再提醒,家務有給制讓伴侶中家務勞動者的貢獻得以在量化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得以被看見,一味地要求其中一方為愛無償付出,無法解決許多人正在遭受剝削的困境。

以「我要吃飯」為主題的小組,為全校師生謀取最基本的福利,出發點良善也有助於改善未來學弟妹們的用餐環境,實際執行過程略為簡單,內部討論後與課務組、總務處協商,但由於缺乏集體訴求的基礎,便容易接受校方片面的說法,未來同學們若要與組織協商,可以再加強事前研究、民意蒐集,應該可以產生更具創意、效果與可行性的方案。另外值得鼓勵的是,成果影片經過細心剪輯與字幕搭配,顯然在後製部份費了不少心思。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週為小組報告的第二週,各位同學有報告家暴的、也有報告「我要吃飯」,這些都是很基本、與個人家庭、生存密切相關的議題。一者從友人的情況出發,另外則是從學校組織發想問題,並且試圖解決問題所在。

而這些議題根本的還是帶領各位同學思考「從人角度出發」的問題。家暴的成因很複雜,有社會結構因素,也有個人成長環境的因素,還有情緒管理的問題,但是同樣面臨人際溝通的障礙。而吃飯的議題,乍看下是學校組織無法體諒學生處境的問題,但是同樣都是基於無法從「人」使用角度出發的情況。這些議題似乎跟性別沒有直接相關,但同樣都是以「人」為本,以「人」為角度出發思考,尊重不同性別的選擇與生存權利。(俐茹)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週為小組報告的第一週,這也意味著學期即將要邁向尾聲。之後的兩週各位同學將成為這堂課的主講者,請各位同學好好享受站在講台上的時光吧!同時也可以感受到台下同學「熱情」的眼神喔!

    本週率先登場有兩組都聚焦在家務分工上,但是從小組成員各自的反應中,其實也不難發現各自家庭裡,父母多少都已經有家事分工的狀況。也就是父親已經不太像是過去傳統家庭裡不幫忙家務的角色,顯見社會狀態已經開始有些調整、轉變,父母親會分配各自的責任比重。家務分工的關鍵點反而會落在各位同學身上,不知有多少同學回家後會進廚房幫忙呢?還是會一路打電動(看電視)直到母親喊各位吃飯?從這次的關懷方案當中,各位同學應該也可以感覺到,下廚等家事並不是母親分內理所當然的事,而下廚也並不是件輕鬆、簡單的小事。

    各位在外面可能都有在廚房打工的經驗,廚房打工往往又累又危險,所以薪水會比外場服務來得高。各位的母親在家裡下廚、洗衣等瑣務,卻都是義務幫忙沒有支領薪水,這樣的情況,不論從性別角度,還是家庭勞務分工的角度,都似乎不是很公平。而各位同學,這次的實踐並不僅是個體驗,或是學校繁瑣的作業而已,而是希望各位在此之後能夠真正改變家庭勞務分工的狀態,這才是這堂課結束之後才要開始的功課。(俐茹)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這星期開始的三個禮拜,同學們要依序上台報告各組關懷行動方案的成果,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每個小組各自擬定了關懷對象、行動計畫與時程,不曉得大家在執行的過程當中,是否逐步踏實地推進表訂的時程,共同努力完成大家的關懷計畫呢?雖然學期的時間總是短暫,這麼快就到了期末報告的時間,同學們或許還沒能達成理想的目標,但希望期末報告並不是終點,而是持續關懷行動的開始!

本週的五個報告小組中,有兩個小組以家務分工為主題,由於課程主題為性別,同學們想找出相關的計畫似乎有些困難,以致重複這個主題的小組不少,所以要如何脫穎而出就需要點創意。有的小組報告讓同學們看見全家的集體總動員,也帶動了班上熱烈的討論氣氛,以這次作業為契機,希望各位同學與家人們都能更平等地溝通,修正不平等的家務分工方式,讓每個家人都能感受到同學們在關懷行動以後的成長。

另外三個小組分別在校園中進行性別平等觀念的調查、骨髓捐贈的推廣與環境改善行動,能夠回到學校中,對校內學生發揮實質的影響是十分可貴的,在偌大的校園中,陌生的同學之間藉由關懷行動產生短暫的聯繫,也或許會產生不可知的巨大影響。作為一個大學生,也是開始成為公民的年紀,除了唸書、打工以外,作為公民的義務是否包含一些社會責任呢?

在這次行動計畫中,雖然有些計畫缺乏明確的關懷對象,有些計畫難以在短期內看見成效,但是結果並不是最重要,過程才是最可貴的,希望大家能夠記住過程中的掙扎與幸福,在勇敢地邁出關懷他人的第一步之後,帶著這些經驗與夢想,繼續推展各自的關懷行動。(佩娟)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個禮拜分享了玫瑰少年的故事,所謂玫瑰少年是具備社會期待的陽剛氣質的生理男性,我們看到性別的社會期待會帶來多麼沈重的壓力,但是什麼才是社會期待的樣貌呢?這禮拜的課程內容就提到了不同時期的流行文化與大眾文化中型塑出不同的理想男性。

老師在課堂上和同學們討論了很多欣賞的藝人、對光碟與照片外流事件的看法,在這些討論中,大家應該都認同男性特質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男同學們欣賞的男性,多半不是基於其外貌氣質,而是根據他們的才能氣質,諸如在舞蹈、歌唱、創作、謀略上的傑出表現,甚至是勇於跨越性別作自己。助教從開學時就覺得,班上同學對於超越性別者都展現出頗能接納的態度,希望在上過這門課以後,同學們能更有所進步。

除了男性特質以外,這次課程也談到了父職,延續著未完的討論,本次作業便是讓同學們分享自身與理想中的父親樣貌,從大家的分享中,可以發現大家看著自己父親的背影,希望未來能夠成為更好的家長,這是同學們少年時代的理想,但是理想要如何達成呢?

在「多啦A夢」的漫畫中,有一個故事便是關於大雄對自己將成為好爸爸的期許,同學們或許知道大雄是個成績不好、辦事不牢的孩子,所以父母親總是對他較為嚴厲,結果當大雄乘坐時光機器到未來時,卻發現自己也成為了自己所討厭的嚴厲的父親,與成年大雄的對談讓大雄發現,要當一個好爸爸是多麼不容易,有些事情是年少的自己無法細想的,但是若能回想起當年的初衷,也會願意更寬容地與子女進行溝通與理解。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同學有注意到嗎?我們所身處的是一個很喜歡歸類的社會。不是A就是B,屬於CDE……的必然是令人感到棘手的存在,因為他無法被歸到二元對立的思考裡面。因此男性外表必定要陽剛或雅痞,其他無法歸類的,屬於中性氣質的就被歸為「娘砲」或「娘娘腔」;女性則必須溫柔、具有女性魅力,同樣無法被劃入女性選項的就是「男人婆」、「恐龍」。即使,我們知道這是項失禮的劃分,但是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卻會不自覺得遵守這樣的規範,甚至以這種規範來檢視自己。因此,我們可能會害怕露出不屬於自身性別的特性,譬如說男生害怕細心、溫柔所帶來的社會負面觀點,尤其遵守像是「男兒有淚不輕彈」的社會潛規則。

當我們在乎的是形諸於外的動作暴力時,語言與不自覺的分類同樣也會成為暴力的行為。當暗指男性不夠man,女性不夠柔美時,同樣會陷入限制自己自由發展的可能性。而這種檢視不僅在性別上發威,同樣也會在社會制度和福利上產生許多週邊效用。譬如說,課堂上那幅缺少父親的全家福,也就是男性必須在外工作,而在家庭中缺席的狀況,同樣是受到社會對於性別的個別期待有關係。這些都是社會在長久性別侷限下所產生的思考陷阱,希望各位同學能在這堂課後小心這樣的性別暴力。(俐茹)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0年「玫瑰少年」葉永鋕的事件發生時,不知各位同學幾歲,這則新聞是否有在各位的成長記憶裡?這位少年的犧牲改變法律,促成2004年性別平等法的完成,也讓學校內「看似」性別平等一些。

為什麼說「看似」?因為法律不是人心,法律永遠只能限制公民「最低」的道德行為標準。法律的制訂也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再次避免一個具有女性的特質的男孩犧牲,卻很難減少校園中因為性向、特質而被霸凌的學生。2011年又有一位楊姓少年從學校一躍而下,他的遺書當中寫著「即使老師看到也沒說些什麼」。老師應該「看到」什麼?其實就是看到楊姓學生在學校因為性別、特質問題被霸凌的情況。性別平等法的制訂不就是為了遏止這樣的情況發生嗎?那為何還會導致楊姓學生的犧牲?

    還記得之前我們曾在課堂上用廣告、偶像劇來跟各位說明性別刻板印象是怎樣被堆疊起來的嗎?廣告、偶像劇、甚至是各位喜愛的「康熙來了」,通常會不停複製關於男女性別取向的刻板印象。而這樣的思考也會被帶進校園,凌駕在法條之上,讓性別平等的努力失效。每一次發生校園悲劇,我們都僅能祈禱他是最後一次,但是在社會刻板印象不停複製的過程中,往往還會發生不幸的下一次。而停止的關鍵,恐怕就在你、我改正概念開始。(俐茹)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續上週臺灣性別運動與法制改革的介紹,本週提到了一個頗具代表性的案例----2000年葉永鋕事件。從1996年彭婉如事件後中小學理應進行性平課程,但四年以後,被同儕欺負的玫瑰少年卻因為不敢在下課時間如廁,上課時單獨前往廁所,幾分鐘下課後卻被發現倒臥血泊身亡,檢驗報告無法釐清是否因病跌倒留下更多解讀空間,但無論如何,由於性別氣質而遭受校園霸凌是不可忽視的原因,隨著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更受重視,由性別引起的權力關係是否也同樣獲得關注呢?

這學期發生的另一起事件震撼了性別團體,每年一度的同志大遊行已經成為臺北街頭的盛會,但是2011年10月29日遊行隔天,新北市鷺江國中楊姓學生也因為性別特質受到長期霸凌而跳樓身亡,這起事件是否曾經引起大家的注意呢?性別團體紛紛自省「我們做得還不夠」,以致於「那位是曾經的你也是曾經的我的那位男孩」就此消逝。

性平會副秘書長羅惠文寫道:基於性別特質、性傾向而衍生的歧視與霸凌,每日都在校園現場活生生上演,受害者內心淌血,躲在角落哭泣,在頂樓徘徊顫抖,有多少人看見?或者,如少年的遺書所說,「老師看到也沒說些什麼」,人們即使看見了,也沒有任何行動?又或者,人們只以為需要被輔導、做改變的是受害者?除了旁觀他人之痛苦,我們能做什麼?該做什麼?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課程正式離開私領域,本次吳老師講述了1987年解嚴以後臺灣進行的性別相關制度改革,由這些制度與法律改革的成果來看,無疑臺灣在法制層面已比許多國家平等,然而制度上的平等是否等同於實質上的平等呢?相信同學應該無法贊同。

「性別主流化」是本週的一個重要概念,意思是「在各個領域和各個層面上評估所有有計畫的行動(包括立法、政策、方案)對男女雙方的不同含義。作為一種策略方法,它使男女雙方的關注和經驗成為設計、實施、監督和評判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所有政策方案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使男女雙方受益均等,不再有不平等發生。納入主流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性別(男女)平等。」

也就是針對現行的所有制度、策略,都將性別納入後重新評量,希望所有制度都不再存在性別不平等,這個作法與早期處理女性問題很不相同,以往當我們認為特定對象是弱勢,就會透過一些特別的法令與措施加以保護,但是如果大環境沒有改變會有任何改變嗎?

特殊化本身就是很值得玩味的一件事,不曉得同學們記不記得2007年金曲獎林生祥拒領最佳客語歌手,這個行動正是為了抗議以語言將弱勢族群邊緣化,要求主流必須正視這些族群,同時也帶出了相關社會議題的討論。性別主流化的目的也恰恰是達成真正的性別平等,如今當大家去各公部門的網站,可以發現在某個角落裡有著性別相關的統計資料與說明,大家可以看看主流社會是否越來越性別平等了?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常同學最容易感受到性別的差異呢?是課堂上?還是走在路上就會感覺到男女有別?班上以男同學較多,最大的感受除了在課堂上,恐怕就打工的位置了。當我們去買飲料、速食的時候,我們比較常看到女生做外場,男生做內場的情況,就連家教好像都是女生比較吃香。

難道就業跟性別也有關係嗎?前面幾週的課程,我們從家庭出發,觀看各位的家庭組成、勞務分工狀況,以及看紫色姊妹花、浪漫愛情組成等等。性別的概念好像只繞在父母親職、家庭組成就完了?從上上一週開始,我們請來高偉凱先生為同學講解女性勞工的處境,各位同學不知是否有感受到原來性別也與就業求職有關係。如果同學只是抱持著如何追求愛情的想法前來,那麼接下來的課程可會讓你們大吃一驚!我們將從學校性別平等法律、就業求職所面對的性別歧視,乃至於到家庭中暴力的各種面向一併談論。希望能讓各位同學理解到,性別絕非生理、心理的不同而已,還牽涉到社會組成結構,甚至是概念的形成。(俐茹)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同學有很大部分是這次選舉所說的「首投族」,面對明年的總統與立委選舉,各位開始觀察各位候選人的政見了嗎?本次課程以「選舉權」為主軸,與其他通識課程的修課同學共同聆聽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王業立主任的演講。

臺灣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卻常常忽視公民基本權利的訓練,以致於選戰打得如火如荼,公民卻對於為何要選,選擇什麼很糊塗,甚至連民主投票的基本程序都搞不清楚。所以才會見到有些文化名人亮票、把私章蓋在選票上的烏龍事件。

本課程做為公民核心課程的一部份,自然有必要將做為公民權利的選舉列入規劃,也是在投票的這個部分上,性別似乎是平等的狀況。不論支持誰,是男是女,都是票票等值。如果回顧過去歷史,投票權可是男性專有的權利呢!如果同學對女性爭取投票的歷史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觀看一部名為《女權天使》的電影。就會發現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民主過程,在一開始往往是累積許多人的聲音才得以成就的。也希望各位能在這次選舉中珍惜表達自我意見的機會。(俐茹)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次課程以公民的重要權利「選舉權」為主軸,與其他通識課程的修課同學共同聆聽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王業立主任的演講。

誠如王教授所說,這是同學們第一次參與的總統與立委選舉,「首投族」的投票意願與方式很可能變成影響選舉結果的震撼彈。然而演講內容並未特別強調性別,在此還想特別提醒同學們注意女性的政治參與的部份。

王教授指出,上屆立委由於不分區遞補結果,最後30%都是女性,特別強調這在世界各國都是很高的比例。然而,三成的比例似乎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要忘記在瑞典女性已佔民意代表的多數了,所以性別保障名額反而變成要保護男性。固然藉由統計的比較研究結果,政治學會強調30%的女性代表相對於各國偏高;但從性別的觀點,30%的女性代表是否還是不足呢?

對於同學們來說,民意代表的性別比例顯現出什麼意義呢?身為一個獨立的選舉人,「性別」是否會左右你的投票意願呢?而對被選舉人來說,「性別」是否會成為他們從政之路上客觀或主觀的變數?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期中報告結束,相信各位同學也對期末的小組報告方向更為篤定。本課程也即將來到一個轉捩點。前面幾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身邊的性別問題著手,觀察自己、家人、男女朋友的關係。但是性別的問題,不只有出現在感情層面,也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周遭。

本次課程請來高偉凱議員為大家說明女性勞工的職場困境,並提醒各位同學在職場上常常會面臨到的糾紛與解決方法。高議員長久以來一直致力於排解勞工問題,擁有豐富經驗。在高議員的說明中,我們也可以瞭解女性在面對職場糾紛時雖然比較弱勢,但往往更能團結一致,爭取權利。然而,不是僅有女性才會面對職場糾紛,班上男性同學要更為注意職場離職時的法規陷阱。

本課程作為性別教育的通識課,但是同學除了平時感情等等的性別問題外,還會面臨就業求職的問題。如何在性別問題之外,多賦予同學未來步入社會的基礎法律知識,也是本通識課程企圖達到的。(俐茹)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期中報告結束後這兩週,老師和助教們特別安排了兩場專題演講,分別針對公民的勞動權與選舉權邀請了該領域專家授課,雖然這兩個主題看似與課程關聯性不大,實際上卻是身為公民不可缺乏的基礎,而從演講中,相信大家也可以發現在公共領域中性別也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本次課程邀請了現任勞動黨新竹縣議員高偉凱主講,高議員從選舉時便以工人最大為號召,也成為解嚴後二十年第一個勝選的工人代表,但是工人參政要如何爭取工人的支持?在勞資爭議時幫個別工人跟老闆要薪水是沒有用的,唯有提出宏觀的政策訴求才可能從制度面改善勞工處境,於是其競選訴求之一即是提高公立幼托服務的比例,唯有如此才能稍減當代雙薪家庭中女性兩頭燒的困境。

因此雖然是所謂的勞工議員,高議員對於性別問題自有其階級觀點的見解。但反過來說,在勞工問題中也有性別的面向,這次演講內容便是著重於女性勞工的職場經驗、困境與組織,同學們是否很訝異地發現,原來女性在職場上面對這麼多問題?卻也有這麼多女性敢於挑戰體制?

作為男性的多數同學,除了在提醒自己別成為加害者的同時,也必須小心別成為受害者。因此高議員特別分享了勞動權益的大補帖,跟同學們分享他在數十年勞工服務經驗中,體認到的各種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也一再提醒同學絕對不要被脅迫、說服簽下「自願離職書」,如果有一天同學們親自遇到勞資糾紛,千萬不要忘了還有許多求助管道。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上禮拜各組精彩的報告後,吳老師提議我和佩娟助教一同挑選出不錯的組別,給予獎勵。獎勵的目的主要希望各位同學能夠以更為正面的態度面對通識課程報告,而不是單單視為牟取成績的方式。當然在各位同學上週的報告當中,我見到各位同學對這堂課程的認真程度,因此也讓得獎者很難馬上決選出來。主要評判的標準在於各位同學在議題的深入、計畫的完整度、預計時間的控管等等,所以海報上說明越詳細的,就比較容易脫穎而出。

本週在頒獎之外,課程也即將進到家庭、兩性關係階段的尾聲。所以本週以家庭公約為主題,希望各位同學能夠注意到家庭默契是如何產生的,以及性別在家庭公約上是否也會產生影響。譬如說:男、女生門禁時間大不同?男生可以不做家事?這些問題都關係每個家庭如何看待性別差異,以及家庭工作分配的問題。是否真的能有完美的家庭公約呢?各位同學在課堂上所期待的家庭公約,顯然也與父母親所期待的差別很大。但不管如何,家庭公約的制訂是根據每個人對家庭的想像,協調而成的,如何能夠達成平衡點,則是各位要與父母親相互溝通而成的。(俐茹)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結束了精彩的期中報告之後,老師和助教經過了幾番難以抉擇的討論,決定增額頒發五個獎項,分別鼓勵兩個小組與三組代表,勉勵同學們的團結合作與出色領導的表現。然而,由於獎項終究有限,難免有不少遺珠之憾,期許同學們的行動方案有所成果,這應該才是對同學們來說最大的收穫。

在期中計畫的階段,不少小組都選擇了家務分工為主題,主題的重複性大容易落入窠臼,但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是同學們在這堂性別課程中最為關注的主題----家庭。因此本週主題延續著同學們所關注的家庭來到公私領域的交界處,關於家庭內的規則----家庭公約。

即使是親密如家人,日常生活難免也會產生爭執,如同學們提到的,大如生活習慣、家事分工、金錢觀、小孩教育、衛生、飲食,小如電視頻道都會產生問題,而面對爭執時,以往同學們或許只能選擇妥協,也或許在經過一番「民主」討論後依然由特定一方妥協,但即使在私領域當中,無可諱言權力關係依然存在,為什麼小孩子一定要聽父母的?為什麼全家都要聽爸爸的?

孔子說「小杖則受,大杖則逃。」即使在傳統儒家公私領域模糊的狀況下,依然強調親子關係要視情況而變,而今日子女的意志與權利越受尊重,想必不少同學的父母親也更願意採取溝通、說服的方式,而非全然憑藉權威的命令吧?但是口說無憑,即使以往民間社會傾向「法不入家門」,但同學們既接受公民教育,也更能接受雙方共識達成協議的家庭公約吧?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週來到各位同學第一次發表的時間,同學之前的準備,與我和佩娟助教的報告方向討論,終於開始第一次的收成。不知道各位同學有什麼感覺,不過在台下看到報告同學所佈置五顏六色的海報,再加上與同學們之前的討論,令我覺得頗為感動。

大致分類一下這次報告小組所關心的議題,可以發現大約有4組是以家庭勞務分工為出發,希望體驗、改善家庭的勞務分擔狀況;大約有4組是以改善學校的環境為目標,包括路標導引、沙灘排球場的修復、學生餐廳中餐時間過於擁擠、理工科系男女平權調查等的問題;其餘組別則聚焦在社會議題上,包括:家暴協助、老人安養、打工男女工作平不平衡的問題。大家各有自己的關注點,也大部分能扣緊「性別」、「關懷」的主題。

由於是第一次報告,僅由各小組報告方向及執行方法、預期完成時間等等,但看各小組報告的狀況,看來都已經有著手實施的情況。希望前面幾週的課程能夠協助同學在各種社會、公民議題上的思考,這也是本課程報告不會只侷限在性別議題上的原因。希望各位同學能從多元的面向出發,思考自身與環境的議題。(俐茹)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幾個禮拜的討論以後,終於到了發表關懷行動方案期中計畫的時候,同學們可以選擇電腦簡報或設計海報輔助說明小組的行動計畫,雖然助教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小組的努力與用心,但是期中計畫的考核還是得依賴在課堂的發表,有些小組用心的準備資料而有很好的加分效果,有些小組雖有很好的計畫內容,可惜卻未能完全呈現,雖然助教們也會就討論過程加以評量,但期待大家以後能夠更注意展現的完整度。

各組期中計畫的方向十分多元,助教和老師都很期待同學們最後的成果,不論選定的方案是在家庭、學校或社區、組織中進行,雖然在期中報告的時候,有些小組的執行方案較為薄弱,有些則尚缺乏改善的行動方向,但希望大家在接受同學、助教與老師的提問與建議後,能夠針對各自的關懷對象,修改擬定出同學們的時間與能力可及的適當執行方案,並且能在後半學期循序漸進、取得成果。(佩娟)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