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lice Walker(2003),《紫色姊妹花》,台北:大地。

Jodi Picoult(2006),《姊姊的守護者》,台北:台灣商務

Stieg Larsson(2008),《龍紋身的女孩》,台北:寂寞

N.Wolf著/何修譯(1992),《美貌的神話》,台北:自立晚報。

王麗容,《何謂性騷擾: 你我的解讀相同?》,網址:http://www.personnel.ntu.edu.tw/~persadm/960503sex.doc

王浩威(1998),《台灣查某人》,台北:聯合文學。

平路(2010),《行道天涯》,臺北:聯合文學。

平路(2010),《百齡箋》,臺北:聯合文學。

白先勇(1983),《孽子》,臺北:遠景。 

朱秀娟(1984),《女強人》,台北:中央日報。

朱天文(1992),《世紀末的華麗》,臺北:遠流。

朱天文(1997),《荒人手記》,臺北:時報。

朱天文(2011),《荒人手記》,台北:新經典文化

朱天心(1977),《方舟上的日子》,台北:時報。 

吉錚(1977),《孤雲》,台北:大林。

江寶釵、范明如編(2000),《島嶼妏聲- 台灣女性小說讀本》,台北:巨流出版。

江文瑜(1998),《男人的乳頭》,台北:元尊

杜修蘭(1996),《逆女》,台北:皇冠。 

李昂(1998),《迷園:世紀末的女性伊甸園》,台北:麥田。

李昂(2010),《北港香爐人人插》,台北:九歌。

李昂(1983),《殺夫: 鹿城故事》,台北:聯合報。

李昂(1985),《暗夜》,台北:時報。

李昂(2004)《看得見的鬼》,台北:聯合文學。

邱妙津(2006),《鱷魚手記》,台北:印刻

邱妙津(2006),《蒙馬特遺書》,台北:印刻

孟瑤(1956),《心園》,台北:暢流半月刊社。

卓耕宇、達努巴克(2007),《多元性別與同志教育》,載於《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林俊穎(2003),《夏夜微笑》,台北:麥田。

林秀雄(2009),〈民法親屬編:第八講─婚姻關係之消滅與兩願離婚〉,載於《月旦法學教室》,P.41-50,台北:元照。

林海音(1963),《婚姻的故事》。

紀大偉(1995),《感官世界》,台北:皇冠三色堇系列。

洪凌(1995),《異端吸血鬼列傳》,台北:皇冠三色堇系列。

珍.奧斯汀(2005),《傲慢與偏見》,商周。

夏曉鵑編(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左岸。

唐文慧(2007),〈父職角色與照顧工作〉,載於《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總會。《寫信聲援|呼籲阿富汗保護女性人權護衛者》,網址:http://www.amnesty.tw/?p=674

郭正典(2010),〈回教婦女的人權值得世人關注〉,載於《自由時報》。10月31日,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mar/25/today-o1.htm

郭良蕙(1986),《心鎖》,台北:時報。

郭良蕙(1984),《台北的女人》,台北:爾雅。

陳雪(1995),《惡女書》,台北:皇冠三色堇系列。

陳克華(1995),《欠砍頭詩》,台北:九歌。

陳怡如(2001),〈以榮譽之名--談中東婦女人權與「榮譽殺人」〉,載於《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P.33-38。

陳德中(2009),〈伊底怕斯〉,《希臘神話故事》,台中:好讀。

陳玉慧(2004),《海神家族》,台北: INK印刻出版。

彭渰雯(2007),〈婦運與政治〉,《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曾陽晴(1995),《裸體上班族》,台北:皇冠三色堇系列。

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台北:女書文化。

游美惠(2007),〈親密關係〉,載於《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黃淑玲、游美惠(2007),《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黃囇莉(2007),〈性別歧視的多面性〉,載於《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焦桐(2004),《完全壯陽食譜》,台北:二魚文化。

楊佳羚(2002),《性別教育大補帖》,台北:女書。

楊惠娣(2003),《終結職場性騷擾--兩性工作平等法勞資因應之道》。台北:台灣法律網叢書。

楊雅婷譯(2009),《人權的概念與標準》。國立編譯館。P.231-336。

畢恆達(1996),〈找尋空間的女人〉,台北:張老師文化。

劉安真(2002),「我是雙性戀,但選擇做女同志!」。《中華輔導學報》,153-183。

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著,謝佳真譯(2009),《女祭司》,台北:天培

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著,陳小慰譯(2002),《使女的故事》,台北:天培。

廖輝英(2005),《油蔴菜籽》,台北:皇冠。

廖輝英(1988),《不歸路》。台北:聯合報。

蔡穎芳(2010),〈由「法律多元」論台灣婦女之繼承權〉,載於《政大法學評論》, P.103-171。

蕭蘋(2007),〈性別與媒介〉,載於,《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賴慈芸、雷文玫、李金梅等譯(1993),《性騷擾與性別歧視》,台北:時報。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

戴瑀如(2010),〈身分關係的成立與解消:第三講--夫妻關係之解消〉,載於《月旦法學教室》,P.50-60。

戴蘊如譯(2002),《性別天生》,台北:經典傳訊。

顏艾琳(1997),《骨皮肉》,台北: 時報

蘇芊苓(1996),〈不再模範的母親〉,台北:女書。

蘇芊苓(2005),《大年初一回娘家》,台北:女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nderXcul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